|
“我資助的孩子,一定要熱愛祖國”講述人: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外事局研究員 夏森 幾天前,我得到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榮譽,習近平總書記還親自為我和其他幾位獲獎同志頒獎。見到總書記的那一刻,我真想站起來向他致意啊,可手撐著輪椅剛試了兩次,總書記就輕拍著我的肩膀,自己俯下身來給我頒獎?粗倳浀男θ、聽著大家的掌聲,我心里很激動,也有些不安:這些年來,我只是堅持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盡我所能幫更多孩子受教育,而我做的,還很不夠。 我的一生仿佛與陜西這片土地有著不可分割的緣分。1938年,15歲的我在理想的指引下來到延安,當年4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從此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實現(xiàn)祖國獨立富強的偉大使命中。 新中國成立后,我一直從事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。離休后,我和先生汝信一致決定:當年是老區(qū)人民培養(yǎng)我們成了干部,今天,我們也要盡己所能,為老區(qū)的孩子們出一份力。2006年,我開始捐款幫助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的貧困孩子們讀書。從此,捐助沒有停下過,我和孩子們之間的這條紐帶也越來越緊密。 2006年,我為丹鳳縣龍駒寨鎮(zhèn)西街小學捐了2萬元添置桌椅。2008年,又為他們捐了2萬元用于獎勵優(yōu)秀少先隊員和“三好學生”;還捐了20萬元為龍駒寨鎮(zhèn)趙溝小學建設教學樓。后來,我和先生覺得,零零星星資助解決不了大問題,不如拿出更多錢,做些影響更大、能帶動更多人一起參與的事情。于是,2013年,我們拿出100萬元設立了“夏森助學金”。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同事們的幫助下,這個助學金形成了管理辦法,也有了嚴格的審核標準。我對幫著起草管理辦法的同事反復強調:選擇受資助的孩子,最重要的標準是思想品質要好,一定要熱愛祖國。目前,我一共為助學金投入了176萬元,用于丹鳳縣和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的教育扶貧,資助家庭貧困大學生和高三學生上學。 我和先生的生活都很簡單,錢夠用就行,沒有什么花銷特別大的地方。攢下的錢,都被我們投入到了助學中。15年來,我一共出資200多萬元,資助了182名家庭貧困大學生、6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高三學生完成學業(yè)。除了捐資助學,我還多次響應黨組織號召通過特殊黨費等形式獻出一份心意。汶川地震發(fā)生后,我拿出2萬元捐助災區(qū)。2020年,我又拿出10萬元積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。 對這些年資助的孩子們,我和先生一直把他們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樣。這些孩子非常懂事,常寫信把學習生活情況詳細告訴我們。還記得2016年新學年開學前,丹鳳縣32名來自環(huán)衛(wèi)職工家庭的孩子給我手寫了一封感謝信,工工整整簽上了每個人的名字。他們考上了大學,我的資助解決了他們的學費問題。孩子們說:“我們決心把您的關愛化為一生前進的動力,當下好好學習,學成報效祖國,以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行動,報答您的大恩大愛!边@樣的時刻,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們都能好好學習,愛國家,愛人民,孝敬父母,讓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強國,永遠不受人欺負。 我和先生都是老黨員,回想起這么多年的滄桑巨變,我們都非常欣慰,因為我們的命運與新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,我們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從未動搖。在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,我要衷心地說一句:“希望全黨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,努力奮斗,早日實現(xiàn)中國夢!” 受資助學生來信(節(jié)選): 夏奶奶,我們經過多年寒窗苦讀,終于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。這原本是件大喜事,但我們和家人由于開始發(fā)愁學費,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。正在這時,您向我們伸出了溫暖大愛的手,給我們每人資助2000元,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。在此,我們向夏奶奶表示衷心的感謝……夏奶奶,即使千言萬語,也說不盡我們和家人對您的感激之情,是您給了我們希望,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。我們決心把您的關愛化為一生前行的動力,當下好好學習,學成報效祖國,以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行動,報答您的大恩大愛! 32位受助生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項目團隊: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、陳之殷、周仕興、宋喜群、王冰雅、詹媛、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鄭晉鳴(來源:光明網(wǎng)-《光明日報》) |